首頁 > 娛樂 > 正文

    公共 | 蘇州美術館針對特殊群體開展“陽光美育計劃”:藝術療愈 潤物無聲 世界觀察

    2023-06-07 17:06:25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6月1日,江蘇省蘇州美術館“陽光美育計劃”活動在新打造的兒童友好空間“1M+一米繪”里舉辦。蘇州工業園區博愛學校的16名腦癱、自閉癥兒童,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大學生一對一的帶領下,以“美術館里有什么——大手牽小手看展覽畫繪本”為主題,閱讀繪本、暢游美術館。孩子們還用手中的畫筆、布藝及黏土等材料,將他們在美術館看到、感受到的都描繪下來,并集體創作出命題繪本《美術館里有什么》,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日……


    【資料圖】

    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副主任、蘇州美術館副館長楊藝表示,為了把美術成果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充分發揮美術館的社會教育功能,蘇州美術館于2019年針對特殊群體策劃推出了文化志愿服務‘陽光美育計劃’,探索‘藝術療法’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多方面運用,用藝術療愈、慰藉心靈,讓陽光美育普照社會的角角落落。

    陽光美育 從愛出發

    “美育對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潛移默化的涵養之功。”楊藝說,“陽光美育計劃”旨在通過美育關愛與引導,滿足特殊群體的審美需求,以美育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幫助特殊群體以全新的姿態融入社會;并且通過系列活動及年度成果展,向社會展示特殊群體認識美、理解美、創造美的能力,促使社會各界更多地關愛他們。“這項活動展示出蘇州美術館美育全民化、無差別化的責任擔當,以及對美術教育事業‘真、善、美合一’理念、‘謀藝術進步和社會改善’理想的踐行。”楊藝感慨。

    截至目前,“陽光美育計劃”已成功舉辦13期,受益人數12313,已成為蘇州美術館的一項公共教育品牌項目。

    “這幾年,我們在探索中不斷調整、深化‘陽光美育計劃’的服務內容、形式,每年都有新的特色、亮點呈現。”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美術館管理部副部長吳霞靚表示。

    從服務對象上講,“陽光美育計劃”不斷拓展受眾群體,從最初的受監管人群擴展至功能障礙人群(主要為精殘、聾啞及肢殘人士,及腦癱、智力障礙及孤獨癥兒童),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讓更多特殊群體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從活動內容上來講,“陽光美育計劃”注重美育服務的優質、有效,特別邀請康復醫學方面的專家對活動進行指導,遵循“藝術療法”循序漸進的規律,開展了微縮園林模型DIY體驗課、趣味油畫體驗課、建軍節主題趣味版畫體驗課、國慶主題秋葉漏印體驗等主題豐富的活動,參與性、互動性強,寓教于樂,為特殊兒童提供了一次次展現自己“畫語”的舞臺。

    從形式上講,蘇州美術館采取館內活動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模式。一方面結合館內重點展覽,以導覽與授課相結合的模式在館內舉辦活動;另一方面,結合“蘇州美術館文化志愿公教進社區(學校)”項目,走進蘇州市工業園區博愛學校、蘇州市殘疾人活動中心等地開展“展課結合之杭鳴時粉畫思學”等活動。

    “在這些活動中,蘇州美術館通過空間思維、三維概念訓練,色彩感知、具象臨摹能力培養等美育項目,對‘藝術療法’進行探索,循序漸進地提高特殊群體對藝術的感知力與鑒賞力,增強其自信及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吳霞靚分析道。

    值得一提的是,“殘健融合教育”也是“陽光美育計劃”活動的一大特色。2022年的美育課上,由健康兒童以“二帶一”或“一帶一”的形式,幫助腦癱、自閉癥兒童一起完成課堂作業。2023年,“殘健融合教育”再升級,吸收蘇州市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學藝術中心等高校有藝術專長或有志愿服務經驗的大學生參與到“陽光美育計劃”中來,以“一對一”或“一對二”的形式擔任活動授課老師。吳霞靚感慨:“館校合作的形式有利于實現雙方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大娃帶小娃’的形式對特殊兒童和大學生雙方都有益。”

    “能把所學用于實踐,并走近這些特殊的孩子,感受到社會的包容和友好,很有意義。”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油畫系專業的胡鑫月說。

    “盡管這些殘障兒童有點特殊,但他們對藝術的感受力是一樣的,每次到美術館都特別投入,一點都不吵鬧。”蘇州工業園區博愛學校(簡稱“博愛學校”)校長梁兵感慨地說,“‘陽光美育計劃’對他們幫助很大,能讓孩子們在藝術的陽光里前行。”

    藝術世界 邂逅春天

    “讓每一個殘障兒童同等享有平等、均衡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非常重要。”博愛學校是一所民辦福利性質、社會力量辦學的非營利特殊教育與康復醫療機構,現有腦癱、智障、孤獨癥、神經肌肉損傷等各種殘障兒童110名。70多歲的梁兵從兒科醫生到兒童福利院工作,再到創辦博愛學校,數十年來致力于殘障兒童的康復、教育事業,真正將醫教結合。她希望這些殘障孩子能走出學校、走進社會公共場所,到美術館去拓寬視野,感受文化、感受美、感受社會的包容。

    她坦言:“蘇州美術館的‘陽光美育計劃’并不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創舉,但這類活動對殘障兒童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這是把文化藝術、社會關愛潤入人心的一種美學,這些藝術之光會一點點融入孩子幼小的心里,不斷地積淀、發酵。”

    12歲的紀然,2歲半被確診為自閉癥后就一直在博愛學校進行康復、學習。在長達10年的康復干預過程中,她的語言表達、生活能力等進步很大。對于“陽光美育計劃”的融合教育活動,她非常喜歡,幾乎一次不落。“作為家長,我們希望讓孩子多多地走出去,體驗更豐富的文化生活、培養文藝素養,接觸一些正常人群,也讓更多人了解這個特殊群體,對他們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紀然媽媽感慨地說,“每一次活動就像一顆種子,也許將來能發芽,幫助到孩子。”

    作為博愛學校參與“陽光美育計劃”活動的組織老師之一,劉勇身份很特殊。他自幼是一名重癥腦癱患者,在1998年博愛幼兒園成立之時,3歲的劉勇成為了學校的第一位學生。從學會走路到生活完全自理,從腦癱患者成長為康復老師,從被救助者角色成長為特殊兒童的教育者,他深知藝術療愈的力量。如今,身為鼓樂老師的他通過寓教于樂的課程,幫助許多弟弟妹妹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為什么在自愿報名的情況下,孩子和家長們參與“陽光美育計劃”每場活動的積極性都很高?劉勇深感,一方面,特殊兒童除了基本的生存教育,還有體驗世界上美好事物的強烈意愿,比如繪畫、音樂等藝術,這在提高孩子審美的同時,賦予了他們能力、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許多特殊兒童不能很有效地表達內心的想法,但他們可以通過畫畫等藝術方式來展現,這是一個讓特殊兒童與普通大眾相互了解的很好渠道。

    (本文圖片均為“陽光美育計劃”活動現場,由蘇州美術館提供)

    標簽:

    相關閱讀

    相關詞

    推薦閱讀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fuli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v日韩v|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456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www.亚洲精品.com|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