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智能 > 正文

    技術缺陷、場景缺失,Nreal何時迎來春天?

    2023-04-16 15:08:48來源:智嗨網  

    撰文 |張宇

    編輯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因為一場“炮轟”風波,消費級AR眼鏡又重新高調回歸大眾視野。

    不久前,Rokid在2023 Rokid Open Day上發布了新一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Max、Rokid Max Pro、AR主機Station Pro、自研AR空間操作系統 YodaOS-Master以及AR創作工具“靈境”,然而Rokid的新一代AR產品和技術發布后,就立即遭到了Nreal創始人兼CEO徐馳的“炮轟”。

    徐馳在朋友圈分享了Rokid Max的使用體驗,并直接指出了該產品的七大硬傷,徐馳認為Rokid Max在硬件方面有許多不足之處,甚至對其“技術創新”提出了質疑,火藥味十足。

    根據流傳在網絡上的朋友圈截圖,徐馳的主要觀點包括:1、Rokid Max發熱明顯,影響使用體驗;2、跟鏡腿的連接使用同軸線易引發投訴;3、號稱50°FOV(視場角)的顯示不準確;4、近視解決方案易引發視覺疲勞;5、眼鏡重量、厚度、刷新率等多項參數存在夸大虛標的問題;6、不講究產品細節;7、質疑單目攝像頭SLAM空間定位方案。

    公開質疑競爭對手的產品的背后,是徐馳執掌下的Nreal有著極高的“江湖地位”:Nreal的消費級AR眼鏡全球銷量排名第一,并且還是全球首個消費級AR眼鏡突破10萬臺量產的品牌。

    與Rokid一樣,Nreal也備受投資機構的青睞。根據天眼查信息,Nreal成立于2017年1月,是一家AR/MR設備研發商,成立至今共經歷了9輪融資,融資金額累計超過2.4億美元,其中,2022年分別獲得了由阿里巴巴領投的6000萬美元C+輪融資和國際潮流眼鏡品牌Gentle Monster投資的1500萬美元戰略融資。

    Nreal的投資方陣容堪稱豪華,包括紅杉中國,高瓴創投、蔚來資本、云鋒基金、洪泰基金、中金資本、順為資本、愛奇藝、阿里巴巴、快手戰投等等,幾乎囊括了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投資機構和互聯網巨頭。

    成立僅六年的Nreal憑什么得到一眾明星投資機構的青睞?Nreal能否持續帶動消費級AR眼鏡的發展?

    Nreal距離爆發還有多遠?

    根據IDC的2022年AR/VR報告顯示,全球領先的AR眼鏡品牌Nreal以9.8萬臺的成績成為2022年AR行業出貨量最大的品牌,同比2021年增長717%,Nreal在2022年的出貨量占全球AR設備出貨量的37%,在消費級AR設備的市占率高達57%。

    盡管Nreal是2022年AR行業出貨量最大的品牌,但不容置疑的是,消費級AR眼鏡的整體出貨量仍然偏小。

    雷鳥創新CEO李宏偉曾預測,消費級AR眼鏡會經歷三個階段:早期市場(2022-2025年),也可以稱為準備期,這個階段的要義和核心能力是硬件設備,實現部分手機場景的替代;主流市場(2025-2028年),硬件的性能達到滿足殺手級應用的要求,進入大眾用戶市場;生態爆發階段(2028年后),這個階段構成生態正循環的壁壘。

    對于消費級AR眼鏡何時才能真正迎來爆發,徐馳認為Nreal取得的銷售成績似乎預示著消費級AR眼鏡市場爆發的拐點將至,“到2030年,全球將會有10億臺AR眼鏡戴在大家頭上”。

    徐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好硬件、穩定的交互范式,再加上好的內容生態,三點確定后,再給它兩三年,是有機會快速推動行業爆發的。相比于幾年前剛開始創業的階段,大家已經不再懷疑AR到底是不是下一代計算平臺,而是到底什么時候到來。我認為,會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早一些到來。”

    市場研究與咨詢機構Strategy Analytics也在報告中指出,消費級AR終端市場營收規模在2020年至2021年間增長了兩倍,其中Nreal出貨量在2021年的市場份額達75%,2022年上半年升至81%。到2027年,全球專用AR頭顯設備市場出貨量將接近6000萬部,并顯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綜合各方觀點,消費級AR眼鏡真正爆發的時間節點會在2028年前后,但對于Nreal而言,充分享受到行業爆發帶來的紅利,以及持續帶動消費級AR眼鏡的發展并不容易。

    一方面,目前OPPO、華為、小米等智能手機廠商紛紛殺入消費級AR眼鏡領域,蘋果、谷歌、微軟等巨頭也在虎視眈眈,Nreal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與AR眼鏡相關的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成熟,而且應用場景也沒有大規模落地,Nreal無法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更無法為AR眼鏡爆發創造基礎條件。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Nreal已有上市計劃。2021年8月,徐馳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混合現實是一個主要的技術市場,我非常期待未來10到15年之后的變化。現在更像是2006年和2007年的智能手機時代,市場規模非常巨大。我們有機會也希望能夠走到最后,Nreal計劃在五年之內進行IPO上市。”

    如果能成功叩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將意味著Nreal在消費級AR眼鏡賽道上前進了一大步,有望更早迎來爆發期。

    仍需翻越三座大山

    Nreal在迎來爆發期之前,至少需要翻越三座大山。

    2012年4月,谷歌發布了消費級AR眼鏡谷歌眼鏡(Google Project Glass),其具有和智能手機一樣的功能,可以通過聲音控制拍照、視頻通話、處理文字信息和電子郵件等。隨后,微軟、索尼等科技巨頭先后進入消費級AR眼鏡賽道。

    不過,谷歌最終在2015年1月停止了谷歌眼鏡項目,原因指向了兩個方面:一是研發費用巨大;二是缺少可以展現消費級AR眼鏡潛力的應用。與此同時,由于眩暈、延時等痛點難以解決,消費級AR眼鏡最終歸于沉寂。

    然而時至今日,諸如此類的困難依舊沒有得到完美解決。

    研發費用仍是Nreal需要艱難翻越的第一座大山,盡管受到了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投資機構和互聯網巨頭的青睞,但無法忽視的是,Nreal仍面臨巨額的研發費用支出。

    早在2021年,徐馳就曾透露12個月內累計完成了超過1.5億美元的融資,而公司員工70%為研發人員,“我們之前融到的錢,基本都全用在研發上了”。

    巨額研發費用支出的背后,是AR眼鏡還有諸多技術困境,在徐馳看來,AR眼鏡的研發難點涉及到復雜交叉學科,除光學外,還有3D環境感知、硬件的組裝,以及對體量、體積、佩戴舒適度的要求等,此外,AR眼鏡也應遵循真實世界的原生方式進行交互,這需要遠場、近場組合的交互方案和手勢追蹤識別算法等,“非常多更苛刻的條件阻礙你去做一個功能強大、輕巧,又美觀、又舒適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巨額研發費用之外,Nreal還需要承擔不小的量產成本,因而一旦喪失投資機構的支持,其將寸步難行。

    缺少應用場景是Nreal不得不面臨的第二座大山。

    現階段,消費級AR眼鏡的應用場景仍在探索中,根據觀研天下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中國AR眼鏡消費端的應用中,游戲占比35%,影視直播占比32%,旅游和社交購物占比為33%。而這三類應用場景并不存在不可替代性,消費級AR眼鏡仍缺少一個強有力的需求作為支撐。

    Nreal也在積極探索應用場景。2021年11月,Nreal與咪咕公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5G+AR的內容生態發展;2021年12月,Nreal聯合蔚來發布了車享版AR眼鏡,打造智能座艙的娛樂新體驗;2022年8月,Nreal與愛奇藝合作并發布第一款定制版AR應用,通過AR終端與自制全息內容的深度融合,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沉浸式娛樂互動體驗,同一時間,Nreal也和快手圍繞AR內容展開重點合作,雙方將共同探索在全景視頻、中長視頻等領域的全新消費體驗。

    最后,兼容性難題是Nreal需要翻越的第三座大山。

    目前,Nreal僅完成了榮耀、三星等手機系統的深度適配以及外星人等高端電腦品牌系統的深度適配,對于大多數主流手機品牌和電腦品牌而言,Nreal還存在著兼容性不佳的問題。

    在Nreal天貓旗艦店評論區,許多用戶也反饋了兼容性問題,根據Nreal客服的回復,只有支持DP傳輸的Type C接口的安卓手機才能使用AR空間,而部分安卓用戶,尤其是小米手機甚至連投屏的功能都無法使用。

    客觀而言,如果一臺強調交互功能的AR眼鏡只能充當便攜式高清顯示屏,那么消費者似乎沒有必要購買一臺價值不菲的消費級AR眼鏡。

    元宇宙的東風難乘

    自2021年以來,元宇宙的熱度不斷攀升,作為入口之一的消費級AR眼鏡,關注度不斷提升。《中國元宇宙發展報告(2022)》顯示,中國元宇宙上下游產業目前產值超過4000億元,主要體現在游戲娛樂、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來五年,國內元宇宙市場本身的規模至少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走紅,作為元宇宙最基礎的入口之一的Nreal也在積極突圍。

    “我非常相信元宇宙其實是互聯網的終極形態,而且是一個足夠大的市場和平臺,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在徐馳看來,元宇宙是一個持續存在且可被共享的虛擬世界,能跟真實世界無縫融合在一起,同時能帶來跨平臺的體驗,“我個人認為,從目前來看,真正能夠成為切到元宇宙的入口,只可能通過終端硬件設備、能共享的體驗和社交平臺這三個角度”。

    Nreal能否借助元宇宙的東風乘勢而起?不容忽視的是,現階段元宇宙仍處于萌芽階段,各個行業對于線上化、數字化與虛擬化的進一步深入與技術沉淀處于早期并且存在一定技術瓶頸。根據德勤研究與分析,最早從2031年開始,獨立行業的元宇宙才能開始逐步打通數據與標準,實現相似相融的成熟整合階段。

    現階段,元宇宙并沒有迅速重新定義互聯網,而是停滯不前,并且用戶不斷流失,客觀而言,元宇宙的故事雖然足夠動人,但打造元宇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現階段元宇宙本身在底層技術和內容上也存在著巨大的缺陷,因此Nreal或許能借助元宇宙概念大火,但卻并不能借助元宇宙概念實現騰飛。

    2022年下半年以來,微軟、Meta科技巨頭紛紛砍掉了元宇宙業務,針對元宇宙的炒作也已經結束,時機尚未成熟下,Nreal想要借助元宇宙概念取代智能手機引領下一代消費硬件的愿望還為時過早,隨著元宇宙概念逐漸熄火,留給Nreal的時間或許真的不多了。

    標簽:

    相關閱讀

    相關詞

    推薦閱讀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短视频男人的影院|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a级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